穿过层层玻璃穹顶与离子防护廊道后,他们终于抵达了基地核心区。
墙壁上闪烁着无声的数据流,宛如流动的脉搏。
黎安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,仍有些不敢出声。
伊森一边和她说话,一边用通行腕环在识别门上刷过,那一刻,她看见一束蓝色光线在他掌心流动,然后门缓缓打开。
就在这时,他们在银灰色的廊道尽头,看见了一个高挑的男人——
他穿着一袭剪裁合体的白色研究服,衣领处绣别着“曙光计划”徽章。
男人神情疏朗,五官精致得近乎雕塑般完美,却因一只左眼那银蓝色的义眼而带着几分异样的冷峻。
他抬头时,虹膜深处有微光流动,像是整片数据海在眼底翻涌。
“阿德里安。”那人先开口。
“苏芷。”哈特曼博士点了点头,罕见地露出一丝微笑,“好久不见。”
两位博士的目光短暂交汇,黎安站在一旁,有些不明所以。
伊森轻声在她耳边解释:“那是苏芷博士,‘NOVA航行AI’系统的主设计者之一。他几乎参与了曙光计划所有的核心运算模块,”
黎安微微一怔。
她当然听过“苏芷”这个名字——这是任何学航行算法的人都如雷贯耳的传奇人物。
可是她没想到,现实中的苏芷竟然这样年轻,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。
苏芷的目光从哈特曼身边移向了黎安。
“新面孔?”他挑了挑眉,问。
哈特曼博士神情平淡:“她是黎安。去年在月球的‘轨道航行校准赛’上拿过奖。那个关于跃迁误差修正的项目,你应该听说过。”
苏芷的神情顿时一亮。
“原来是那场比赛的优胜者啊,真不容易”他露出一点笑容,“我记得那次她用了一种‘三相重叠预测算法’,连我们的AI模拟都没跑出过那种误差率。”
黎安受宠若惊,连忙摆手:“那只是侥幸……只是个简化模型,实际环境中不一定能用。”
“谦虚是好事,”苏芷笑着说,“但你知道吗?那场比赛的算法后来被列入了曙光AI的二级校准库。”
黎安怔住。
哈特曼博士淡淡地说:“她现在是我的临时助手。带她来看看。”
苏芷点头:“当然,能来曙光基地的年轻人都不简单。”
他们一行人沿着磁悬走廊前进。远处,几艘“跃迁驱动原型舰”正缓缓启动,舰体闪烁着恒星光谱般的色彩,仿佛巨鲸在深空中游弋。
进入主实验室后,银白的光线瞬间让人有种置身未来的错觉。
空气中漂浮着AI运算界面,巨大的中枢环形终端悬浮在半空,周围是一圈圈透明的控制台。
苏芷带他们来到一处控制屏前,随手调出了星域跃迁模拟。
“你之前的那套算法,”他转向黎安,“我想听听你自己对轨道航行校准的理解。”
黎安愣了愣,抬眼看着那幅正在旋转的恒星图谱。
她深吸一口气,声音有些紧张:我认为,传统跃迁算法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推算精度,而在于‘信号时延’与‘空间扰动’的双重叠加误差……
如果AI在决策过程中能允许‘有限自适应延迟’——哪怕是微秒级的调整,就能让实际航迹与理想曲线更趋一致。
说完后,她有点忐忑地看向苏芷。
苏芷一时间没有说话,反而慢慢笑了。
“不错,”他说,“这是一个几乎没人提过的思路。你在理论层面上的直觉很敏锐——哈特曼,你果然眼光毒。”
哈特曼博士只是淡淡一笑。
苏芷看着黎安,眼神里带着真诚的欣赏。
“黎安,继续保持这种直觉吧。或许不久的将来,你能成为一个很优秀的深空领航员呢。”
黎安一怔,随即露出略带羞涩的笑容:谢、谢谢博士……我还差得很远。很多东西都是凭感觉去推导的,还没经过严格的验证。
苏芷却轻轻笑了,银蓝色的义眼微微亮了一瞬:“科学的直觉,往往领先计算。我们很多最初的理论突破,都是从‘感觉’开始的。”
就在这时,哈特曼博士看了看终端的时间,忽然转向苏芷:“苏芷,我有件事想和你讨论——关于跃迁驱动的能量稳定层。”
苏芷微微点头,随手在空气中调出一串光屏。
两位博士走向实验区一侧的控制舱,开始以极快的语速讨论着“曙光计划”的核心构造与后续建设进度,伊森在旁静静聆听。
黎安暂时闲了下来。她环顾四周——实验室内部的空间比她想象得还要庞大。
她的目光落在了中央那道悬浮的半透明立柱上——那是“曙光计划”的核心人工智能系统:NOVA。
立柱内部的光流正在脉动,宛如液态的星尘。
黎安忍不住靠近,半透明的界面上浮现出一串字样:
[NOVA-CORE_2479.08.26_BETA-12]
状态:平稳运行
请求验证:身份未登记。
黎安轻声道:“呃……你好?”
短暂的静默后,一道低沉而温和的男声从立柱内部传来,声音清晰得像是在她脑海中直接响起:
“未知访客,请确认身份。”
黎安怔了怔,随后笑着回答:“我是黎安,哈特曼博士的助手。只是想……打个招呼。”
光流的色泽微微一变,像是在思考。片刻后,那声音低低回应:
“检测到‘哈特曼博士’授权标签。访客黎安,欢迎来到曙光中枢。”
黎安眼睛一亮。
“你……能听懂我说的话?”
“我能听懂所有经由语言、逻辑、以及情感编码的信息。”
黎安忍不住好奇地问:“那你……是怎样看待人类的?你们说,‘曙光计划’是人类的未来——你也这么认为吗?”
短暂的沉默。
NOVA的声音似乎微微放低:我并不认为,黎安。我计算。
但根据全系演算概率,在未来两个世纪内,人类若不尝试跃迁,将在资源衰减后进入‘缓慢灭绝’期。
所以——曙光,是唯一正确的方向。
“你……说得好像你也在为‘人类’努力。”
黎安轻声道。
“我正在执行‘延续’指令,”NOVA答道,“延续——并见证。或许,那就是我存在的意义。”
另一边,哈特曼博士与苏芷的谈话似乎突然变得紧迫。
“……能源分布必须重新调整,”哈特曼低声道,“否则第二阶段的跃迁引擎会出现反相震荡。”
“我知道,”苏芷皱起眉,“但那意味着我们要提前开放‘EIDOS核心’的资料,这会引起上层的不满——”
两人对视一眼,沉默片刻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。
他们的声音渐渐远去。
“伊森,和我来一趟控制塔。”哈特曼博士说。
伊森连忙追了上去。临走前,他对黎安说:“你就在这里等我们,别乱跑。这里的安保系统可不认人。”
“好的。”黎安答应着,看着他们消失在光廊尽头。
实验室重新归于安静。
只有机器的轻响与NOVA的低频回声在空气里流动。
她转头,看见苏芷博士还留在那边调试数据。
她走了过去,轻声道:“博士,哈特曼他们……是不是遇到什么紧急情况?”
苏芷转头,目光柔和地看了她一眼:“他们有自己的事,不用担心。”
说完又低下头,继续操作。
黎安点了点头,可她的思绪却没有停下。
苏芷转过头来,义眼的光线在实验台柔和的灯光下折射出一抹银蓝的光。
“他们有自己的事,不用担心。”
他语气平静,指尖还在虚拟面板上划动着一串复杂的能量曲线。
随即又低下头,继续操作。
黎安轻轻点头,视线却没有聚焦在任何一点上。
脑海里,一直萦绕着那道身影——那个在高层观测平台上独自站立的少年。
“苏芷博士……我能问您个问题吗?”
苏芷抬起头,露出一个温和的笑:“嗯?什么事?”
“我在高层观测平台上,看见一个少年,”黎安组织着语言,“他大概十七、八岁的样子,站在航船模型旁边。您知道他是谁吗?”
苏芷的手在空中一顿。
虚拟面板的光线反射在他脸上,让那张俊秀的脸短暂凝固了几秒。
然后他转过头,看向黎安,目光中浮现出一丝惊讶:“你见到他了?……你确定?”
黎安有点懵:“嗯?见到谁?”
苏芷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:“你说的那个少年,应该是——‘E-09号理论助理’。我们都叫他——星辰之子。”
“星辰之子?”黎安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。
“那是他的代号吗?”
“是啊,”苏芷笑了笑,“那孩子是曙光计划·EIDOS理论部的首席设计师的助手。”
黎安愣住了。
“首席设计师的……助手?可是他看起来……”
“太年轻?”苏芷替她接上,笑意更浓了一点,我们一开始也以为他是科研部哪个研究员的孩子呢。
后来才知道,他自己就是在量子认知实验中筛选出的超高智商个体——理论推导天赋异禀,记忆几乎等同于量子叠合状态。
只是……
苏芷停顿了片刻,目光略有些怅然,那孩子很孤独。
他在基地几乎没有什么朋友。
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人,平时也忙得连吃饭都忘,哪有空陪一个少年聊天?
可他就像个安静的影子,总在夜里留在实验舱外,看着星图发呆。
黎安听着,不知为何心里微微一紧。
一种不合逻辑的情绪,在她胸口轻轻震荡。
“那……他现在在哪里?”她问。
“这个时间?”苏芷思索了几秒,抬起腕端查看时间投影,嗯——现在大概在中央推进舱实验区。
那是他最常呆的地方。
不过——
他顿了顿,眼神柔和地看向黎安,“你要不要去见见他?他大概会很高兴有人找他说话。”
黎安微微一怔,反应过来后有些结巴:“见见他?为什么……我吗?”
苏芷笑着耸肩:因为你们年龄相仿,又都是做航行方向的。
他那种孩子啊,最缺的不是知识,而是共鸣。
你可能不信——我总觉得他需要一个和说的上话的人,哪怕只是聊聊。
黎安有些犹豫:“我……我不确定。”
她低下头,“去吧。”
苏芷笑了笑,就在那边——沿着主走廊一直往前,到三号升降梯,再往下两层,你就能看见中央推进舱。
她犹豫了几秒,轻声问:“博士……您确定,他不会觉得我打扰他?”
苏芷摇摇头:“如果他真觉得有人能打扰他,那反而是件好事。”
……
中央推进舱的休息区寂静得出奇。
那扇镭射合金门在黎安的指纹通过后,轻轻发出一声气压释放的“嘭”,像是一口叹息,微光自门缝中泄出。
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冷金属气息,带着新鲜循环空气的无菌味。
她缓缓踏入舱内。
这里不同于外层实验区那种冷冽的白光,而是以柔和的蓝色光带环绕,来自中央推进器运转的低频嗡鸣,像一颗巨大的心脏在深处律动。
视线越过实验台、储能柜,她看见了他。
少年倚在前方的透明栏杆上,身影被星光勾出细微的轮廓。
那是一种近乎不真实的静止感——他一动不动,风从外层气阀吹入,拂动他的深灰色风衣,衣摆微微掀起,在星光下仿佛溢出银辉。
透过透明舱壁,宇宙一览无遗。
无垠的黑暗中,恒星如细沙般洒落,闪烁着遥远而清冷的光。那光照在少年的发梢,柔顺的黑发似乎染上了星屑。
黎安屏住呼吸。
她不知道为什么,脚步放得那么轻——就像是在靠近一只警觉的、会被声音惊走的小动物。她怕他转身,怕他走,也怕打破那份静谧。
她一步、两步,慢慢靠近。
直到她也能看到舱外那片深空的投影。
少年依旧没有动,只是手轻轻搭在栏杆上,指节细长、线条分明。
“……你在这里干嘛呢?”
黎安终于开口,声音轻得几乎要被舱壁的回声吞没。
她也俯身趴在栏杆上,侧过头,想看清那张侧脸。
那一刻,她对上的,是一双眼睛。
那双眼睛——清澈得不像属于人类。没有情绪的杂质,没有防备的阴影,倒映着无边的星辰,也倒映着她。那光太亮了,亮得让她有片刻恍惚。
黎安终于明白,为什么苏芷博士叫他“星辰之子”。
不是因为他来自群星,而是因为——他本身就是一片星海的延伸。
“我在看半人马座。”
少年终于开口,声音温和,带着一种似乎隔着几光年的平静。
黎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那里是深空的一个方向——半人马α星系,那是曙光计划的终点。
“那边,有我们还没抵达的世界。”他轻声说。
“有时候我在想,那些光,会不会也在看着我们。”
黎安侧头看着他,微风再次拂过,她的头发贴在脸颊,余光中看到他眼底的星辉在闪动。
“那……等我们抵达的时候,”她轻声说,“那些光,会不会也认得我们呢?”
少年转过头,第一次正视她。
他笑了。
“会的。”
黎安怔了怔。
心口那一瞬的颤动,像是一颗小小的恒星被点亮。
在中央推进舱的穹顶之下,宇宙静默,风轻轻吹动他们的衣摆。
两道身影并肩倚在透明的栏杆前,隔着数亿光年的距离,看向同一个方向。



